在家都以为ofo早已凉透时,其中,它居然又出来作妖。
昨天,“邀请好友帮退押金”的任务介绍写道:“好友越多、退押越快,ofo惊现操作——邀请好友、充值退押金。消息一出,不封顶”,直接被愤怒的网友喷上热搜。
好家伙,此外,退押金的队伍都排到几百年后,还有好友下单奖励、10元特惠充值等任务,官方还有脸让用户拉新、充值退钱,“充值成功立即退押2.5元”。此举被网友吐槽:“还欠我199块,真是离了谱。
欠债还钱,现在坑钱就算了,天经地义,还让我们坑自己朋友。”截图来源网络今年7月,这不仅是契约精神,ofo小黄车曾因“未在规定期限内及时向承租人退还押金,也是基础道德准则。
毫无疑问,经约谈拒不改正”,这波神操作直接坐实ofo“退款老赖”的名号。若真有诚意退押金,就不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噱头。
好友拉新,退押金?
昨天,我刷微博时看到“ofo退押金”话题时,内心一喜,以为199元能失而复得。
再看内容,我失所望,果然还是过于年轻,对“才是爷”没有更深刻的认识。
按ofo的说法,他们确实是要退押金,但有个前提条件——拉好友。好友越多,退押速度便越快。
当然,若你不想拉人入坑,还有第二套方案——充10块返押2.5元。如此说来,要将199元押金完全要回来,得充值796块钱。
好家伙,被这套传销逻辑惊得哑口无言。
说实话,ofo没钱这事,家心里都有数,但这种将押金当成要挟用户筹码的做法,实属有点不当人。
要知道,退押金本就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ofo不但想方设法阻挠,无底线出歪招,还处处流露着“庞氏骗”的味道,难怪会被喷上热搜。。
ofo的结,情理之中
至于ofo到底有没有在退押金,答案是:有,但很慢!
曾有“热心网友”统计,根据其退款进度计算,全退完需要812年。
共享单车作为昔日“新发明”之一,曾被无数投资者看好,彼时的ofo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独角兽企业之一。
据其官网数据,当时ofo备受资本热捧,2015年~2018年,融资高达20多亿美元。
资本看好,市场又是蓝海,自然不缺玩家入,随后家也就猜到了——行业混战开启。
不过,共享单车这个业务,并非运营普通软件平台那么简单,想要快速占据市场,就得线上管理线下布,联动进行。
可问题来了,共享模式意味着必须有足够多的人使用,才有获利的可能。于是,乱斗最终演变为砸钱战。
据统计,摩拜和ofo在2016年~2018年狂砸数十亿美元,用以推广和宣传。
不可否认,当时两巨头迅速占据国内一二线市场。但随着市场饱和,砸钱策略已经收效甚微。
相反,专注于三四线城市的哈罗单车异军突起,快速攻城略地。并且,用户体验也更上一层楼。就拿免押金这点来说,ofo就望尘莫及。
战结果可想而知,摩拜、ofo两败俱伤,一地鸡毛。前者被美团收购,后者用户押金都退不出。
ofo退出,一场反面教材
有一说一,作为头玩家,ofo本不至于混到如此地步,回看它的发展,这种现状也算咎由自取。
在错过与摩拜合并的时间窗口后,后者投入美团怀抱,并在ofo“退场”后接过“小黄车”称号。
换言之,摩拜以另一种方式变现或生存下来,而ofo自视过高,最后压在手里贬值,资产迅速清零。
事实上,ofo的资产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共享单车本身,二为在各地获得的准入份额,三则是用户。
那么,戴维是如何处理的呢?
过度投放的共享单车没人管,被相关门拉到单车“坟场”;由于公司缺乏管理,不少准入份额作废或被收回重新分配给其他公司。
至于用户,几波退押金操作搞得人心尽失,已不会再带来新的价值增量。
从公司角度看,资产幅贬值,债务还在增加,“老赖”头衔摘不掉。从用户角度看,押金退回遥遥无期,对其只剩下不断增强的情绪。
有一说一,在行业头玩家位置上,很难找到比ofo更差的退场方式了。
如今,创始人和股东都早已“跑路”,留下的“烂尾”没人管。烂尾楼的楼烂,好歹地还在,而ofo除负债外,什么都没有。
ofo的拖延症,导致错过合并、出售和破产等数条止损道路,有如今境况纯属咎由自取,只是委屈了那些拿不回钱,还要被操作恶心的押金人。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