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极客博物馆中,的数字系列产品它依旧代表着一个基础入门的体验,我们介绍过很多笔记本电脑,它拥有实惠的价格,有宏碁上网本,拥有成熟的造型,有 MacBook 的前身 iBook,以及比较领先的性能表现,还有承载了一代人青春记忆的联想小 Y,本文将结合我所使用的产品,虽然它们都是当年红极一时的产品,为您提供最具性价比的选择。那么正如我所使用的这台iPad第八代产品来说的话,不过相比起今天的主角,他有一个非常成熟的外观,这些产品都得叫声爷爷好,然后内搭载的是一个A12仿生芯片,我面前这个灰盒子是台 1995 年生产的笔记本,再配合当下最新的iPadOS14这么一个非常不错的操作系统,这个品牌和 LOGO 肯定有很多小伙伴不熟悉,可以为我们带来一种,毕竟屏幕前应该没几个比它的,我们放到后面再慢慢介绍。
不像今天一样,当时电脑普及率还非常低,别说笔记本了,台式机都是在 21 世纪后才慢慢进入工作和家庭中的,所以这台老电脑在 1995 年肯定是个先驱,放到现在也是一台超出我认知的产品,毕竟它问世时我还没出生,可能这台电脑也不会想到,诞生 26 年后,还能以这种方式和家来一次历史的对话,话不多说,我们马上来了解一下它,看看能从上面挖掘出点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像工具箱一样的笔记本
当这台笔记本来到极客之选编辑时,它是被装在一个小包里的,起初我以为这是它主人给它配的收纳包,拿到手后才发现居然是一个原厂电脑包,这个包采用尼龙材质和人造皮革拼接而成,缝线做工都很细致,整体造型还有拉链设计确实有 90 年代的那种风格。反正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人们出门办事总喜欢背这种皮包,可能是显得很像成功人士吧。
笔记本的品牌是 COMPAQ 康柏,型号为 CONTURA 410CX。康柏是 1982 年创立的品牌,那时个人计算机刚刚兴起,康柏也发布了一些 PC 兼容机和笔记本,画面中这个英文 LOGO 应该没多少人认识,但这个图形 LOGO 就有人见过了,这两个都是康柏的 LOGO,在 2002 年时,康柏被财气粗的惠普收购了,顺便就换了后面这个新 LOGO。
从外形上看,这台老电脑与我们现在理解的笔记本似乎没有太多相似之处,老实说,每次看到它的这种厚度、这种重量、这种塑料外壳、还有机身上各种卡扣开关时,总觉得这是一个工具箱,打开后可能会有小小各种螺丝刀,甚至还能放个小电钻。不过,这的确是一台正经电脑,它的机身尺寸概和现在 14 英寸的笔记本差不多,但屏幕只有 8.4 英寸,比例是 4:3,这种小方屏几乎已经绝迹了,因为现在是视频时代,宽屏更适合,而那个时候,用电脑的人都是干正经事的,4:3 才能代表生产力!
比较奇怪的是,这台笔记本的屏占比非常低,感觉设计很不合理,后来我查阅惠普的资料后才发现,原来这个系列还包括其他高配机型,比如 430 系列的屏幕就增到了 10.4 英寸,这样在相同模具下看起来就和谐多了,真是没想到在那个时候,屏幕尺寸居然也是区别高低配的参数,而现在我们更在乎色域、色准、刷新率等等。
屏幕右边,除了 LOGO 和型号标注外,还有一个金属铭牌,上面写着 TESTED 100% 和 QUALITY ASSURANCE,翻译过来概就是 100% 通过测试以及高质量保证,这可能是当时的一种年代特,毕竟一台电脑售价不菲,这些标志或许能给消费者提供一种品质上的信任感,只是现在看来似乎有种自卖自夸的感觉。
机身后是接口区域,说实话除了 VGA 和 PS/2 之外,剩下的我都不认识,如果哪个佬知道的话,可以在弹幕里走一波。机身左侧有一个 3.5 英寸软驱,这也是唯一的移动存储载体,至于家熟悉的 USB,在一年后的 1996 年才出现,还好极客博物馆之前做了一期软盘的视频,不然我们想要给它存点东西都没办法。
机身 C 面,左上角独立的暗红色键是电源,中间有一排状态指示灯,最下方是用于移动光标的轨迹球和鼠标按键。那时的键盘布和现在基本差不多,但左下角明显缺了一块 Windows 徽标键,我查资料后发现,Windows 徽标键是随着 Windows 95 开始普及的,而这也成了 Windows 兼容机的一个标志性特征,可见这台老电脑发布时,很多如今通用的硬件规则和标准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没有建立。
初具雏形的 Windows 95
相比起硬件分,系统和软件体验其实是我更好奇的,不知道家是从哪代 Windows 开始用起的,我作为一个 95 后,最早接触过的是 Windows XP,Windows 98 好像在学校机房的电脑上用过,但没留下太多印象,只记得里边有金山打字游戏。
当我打开这台老电脑后,屏幕显示出了 Windows 95 的开机画面,还拖着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的尾巴,其实最早的 Win95 并没有集成 IE 浏览器,到了 96、97 年的时候,微软为了抵抗网景浏览器的竞争,才把 IE 3.0 集成到 Windows 中,所以这台老电脑搭载的其实是后期的 Win95 了,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系统中还安装了 Office 97 办公组件,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 Office 都到 2003 版本了。
我必须承认,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用这么古老的系统和软件,虽然 95 的界面看着和 98 差不多,但缺失了很多功能,在开始菜单中就可以看出,Win95 基本只有最核心的软件和 Office,而至于家熟悉的画图、纸牌、扫雷这些娱乐软件和游戏还没有出现,看来那时的电脑用户心里只有工作一件事情,电脑在当年应该也是个小众且纯粹的需求,不过后来的发展是不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娱乐和游戏也许才是推动电脑普及的重要因素。
Win95 在交互逻辑上也不完善,比如资源管理器不能后退,每打开一个文件夹都会以新窗口呈现,这在今天肯定不能理解,毕竟电脑中的文件夹那么多,每打开一个都以新窗口呈现,肯定会变得一团乱麻,不过仔细想想,当时的硬盘容量普遍很小,我们这台只有 333MB,家应该也没多少文件要存,所以也不会太影响体验。接着,我又简单试用了一下 Word 97,基础功能倒是挺完善的,但那时的智能 ABC 输入法一点都不智能,字和词只能一个一个往出蹦,效率极低,我终于理解老一辈人为什么都会五笔输入了。
回到系统桌面后,我发现 Windows 95 的默认壁纸非常朴素,就是一张纯青片,所以打算给它换个好看点的壁纸,但没想到换个壁纸让我搞了好久,首先它的系统中没有任何预置,所以只能在另一台电脑上裁剪出 640×480 分辨率的图片,再用软盘传过去,然后又发现 95 只支持 BMP 格式、256 色的图片,于是又用画图软件重新保存了一下,再用软盘传了一次,最终结果就变成了这样,这滤镜效果还真是一言难尽,色阶断层堪比横断山脉,这时我才意识到,那时图片时代还没到来。
用过 Win95 后,才发现如今 Windows 有多强,虽然我经常说它 bug 多、体验不太稳定,但作为一款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操作系统,它带着无数用户从 PC 时代走进了互联网,历经了无数次硬件变迁,也深深的影响了电脑硬件的发展,还是得给微软点个赞。
老产品是值得敬畏的
老实说,用了一下午这台老电脑,费尽周折为它换上壁纸后,我对它突然失去了兴趣,在这短暂的体验过程中,这台电脑的种种表现都让我感到不可思议,功能的缺失和操作效率的低下让我用的极为憋屈,当然,我这种想法肯定不合理,以现在的标准去要求二十多年前的产品,这公平吗?这不公平!
确实,现在的产品强了太多太多倍,别说这二十多年来技术进步了多少,光看近五年,笔记本和电脑硬件的发展都极为迅速,现在我们随便挑一款,都可以流畅运行多数应用,都能满足写毕业论文的需求,都可以修出你想要的图片、剪出好看的视频。
但这同时也让我开始反思,技术一直在飞速发展,手机性能越来越强,电脑生产力越来越高,但自己是否也在不断进步呢?在数码圈中,家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总会说,电脑没有高性能,我就不能怎样怎样,手机没有底像素,我就不能拍出好照片,这到底是设备不够好,还是自己不用心呢?
五十多年前,NASA 登月时所用的全计算机,算力加起来也不如现在一普通手机,但他们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那么多次壮举,相信二十多年前,这台电脑的主人用它工作也一定很开心。如今,我们有了这么强的设备,这样好的环境,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优势,我想,应该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吧。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geek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