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雷军发表了2021年的年度演讲,拟一家全资子公司,发布了小米MIX 4等多款新品。
同时雷军宣布,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也在微博上表示,飞人苏炳添成为小米品牌代言人。
雷军说:“他身为学副教授,小米智能电动汽车正式立项。由此,依然奋战在最激烈的男子百米赛场。这样拼搏、不服输、追求极致的精神,小米正式宣布进军造车领域。据公告显示,深深打动我。”
还有网友调侃说,该小米集团子公司首期投资为100亿元,这俩人长得有点像。
在“飞人”精神的感召下,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还立下了一个新的Flag:三年时间,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而翻看“武汉市留言板”上有关小米的记录可知,拿下(手机行业)全球第一。
早年间,自小米正式宣布造车开始,雷军夸下海口,该平台上就已经出现了建议武汉市引入小米汽车的声音。4月初,说5-10年做到世界第一,引来阵阵“群嘲”。
而这一次,他的底气在于:根据国际调研公司IDC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超过苹果,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16.9%。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你家。
我们知道,手机行业的势变幻非常快,苹果、三星,华为、OV个个都不是善茬。
当年小米的膨胀,曾经让他们从世界前五的排位上重重跌落;
而这一次,是他们新一轮“吹牛”的开始,还是百战归来的重生?
答案要从小米11年的一“血泪史”里找一找。
01缺货的噩梦
昨天晚上雷军还搞了个新闻,想要回报当年掏全款等了3个月购买小米手机1 的用户。
他决定用现金红包的形式,给首批小米手机1用户把购机款打了回去。
很多人都记得第一代小米手机发布的时候,米粉有多疯狂。
2011年8月16号,发布会当天,雷军离开场10分钟下了车,结果发现自己怎么也挤不进会场,只好打了一个电话叫了四个壮汉同事出来帮他挤出了一条路。
500人的会场挤进了800人。直播人数激增,直接把小米社区服务器搞趴下了。
发布会总导演黎万强有点慌张地走到雷军身边:
“咱们开始吧,要不然一会儿真出事了怎么办?”
于是有了小米史上唯一一场提前5分钟开始的发布会。
介绍完手机性能,雷军展示了同等配置的手机价格都在4000元上下。
当1999元的金黄色字“轰”的一下落下来以后,全场响起了长达半分钟以上的掌声。
那是小米1上市前后最顺利也最超预期的时刻。
而在那之前和之后的各个时刻,雷军团队快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搞疯了。
那时小米的供应链负责人是周光平,原来是摩托罗拉北京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手机资深人士。
所以雷军以为,供应链方面自己完全不用操心。
直到周光平告诉他,连一颗螺丝钉,厂商都不愿意跟小米合作,更别提其他零件。
小米当时找厂商已经急红了眼:
“你能做多少,要多少料,都可以,如果你愿意全做,全都给你也可以。”
但一些厂商熟人客客气气地跟小米的人说:
“咱们吃饭聊天都没有问题,但是生意就不要谈了。你们这个公司行吗?别到最后货款都收不回来。”
另一个做触控的供应商派两个代表到小米,俩人仰在沙发上说:
“我们知道这里不会有什么生意。只是老板让我们来一趟,我们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因为很多手机元器件不通用,都是给各个品牌独家定制的,所以供应商对与新品牌谈合作极其谨慎。
尤其是前几年,给山寨手机做代工,最后血本无归,他们被骗怕了。
很多供应商对采购方提出要求,先给三年的财务报表看,否则免谈。而刚的小米还没有任何财务报表。
雷军只能托关系找熟人亲自登门拜访,一家家去死磕。
在面对高通的芯片问题上也是,高通说你们可以改合同条款,每改一处,他们要报回总审批,审批时长三个月到半年。
时间就是生命线,小米等不起。
于是小米跟高通的合同一字未改,就签了。在雷军2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这是第一次。
但高通这还算顺利的,最难的是手机屏幕供应商——夏普。
小米通过各种渠道提出的见面请求,都被夏普公司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了。
雷军动员所有关系联系夏普,绕了一个巨的圈子,通过金山的日本分公司,找到三井商社,再请三井商社高层出面,争取到了和夏普总沟通的机会。时间定在2011年3月26日。
原本这一趟八成也要铩羽而归的。
结果就在这中间,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海啸,核电站泄漏。
即便如此,小米也不想放弃这次机会,于是三个创始人飞往阪。
雷军一行上了飞机一看,整个机舱只有他们三个人。
到了夏普,整个楼空空荡荡,那天只有他们这一批访客。
夏普感到有些意外,也感受到了小米的诚意,他们的工程师跟小米创始人开了3个小时的会研究,最终接下了30万片的订单。
而与夏普的合作给小米带来了背书效应。
从这时开始,小米的整个供应链才开始慢慢跑通。
负责供应链的刘德每次去谈合作,随包揣着小米的存款证明,意思是:我们和那些小公司不一样,我们账上有钱。
随后5个月,小米和几百个不同的元器件厂商开始了谈判车轮战。
有时几家供应商一起来公司,小米的人就在一个会议上中断10分钟,然后到另一个供应商的会上接着谈10分钟,不停地换。
晚上办公室锁门,他们就到楼下星巴克接着谈。
有人说小米你为啥不用京东方、华星光电这些国产屏幕?
这话就像问10年前问一个人你为啥不穿安踏特步,非要穿阿迪耐克一样。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一些国产制造业品类的升级还在进行中,当时还没有达到能跟国际水平并驾齐驱掰手腕的水平。
手机成功发布之后,从2011年9月5日起开始预订,小米手机在极短时间内收到超过30万订单。
原计划一年售出的手机量,几次购买就卖完了。
最后小米只能提前关闭购买通道。因为需求量超过了小米自身的产能。
乐观的小米人没想到,缺货的噩梦就从此刻开始了。
10月20日是约定出货的日子,小米计划着每天出货2000。
但最后供应链团队发现,他们连1000手机也做不出来;
再后来,他们发现连500也做不出来。
雷军打电话给周光平:
“博士,咱们能不能出哪怕200机器,咱们这一开卖,款都已经收了,现在一个机器都出不来,你让我和家怎么交代?”
而供应链团队说:
“老,手机模具我们只做了一套,现在模具出问题了,所以交付不了。要是出货就是全天出货,要不行就一也出不来。”
国庆假期之后,一家已经认证完毕的供应商告知小米,没法正常交货。
硬件研发团队的颜克胜感到非常奇怪,他跑到工厂,发现模具分模线和小米之前认证的不一样。
供应商的负责人只能坦白:“节前我们换了一个工程经理,他觉得以前那套模具做得不好,所以在国庆节加班加点把那个模具给改了。可是改完之后发现,装不成了。”
小米“几乎所有人都蒙了” 。
颜克胜团队待在工厂,三天两夜没离开,重新改募集加工方法,一道道程序测量。
结果这边刚按下葫芦,那边又起了瓢。
小米人手不够,很多工程师在亦庄仓库里帮忙打包。
当时手机需要手工往里塞电池。
这时颜克胜发现,供应商提供的电池有有小,尺寸不统一。
小了好说,重新选一个合适的放进电池仓,了就麻烦了,工程师怕用力过猛伤害新手机,只能用手一点点抠电池。
一个叫张斌的工程师,连指甲盖都抠掉了,鲜血直往外流。
颜克胜把电池厂商的负责人叫到仓库质问:
“你们电池的尺寸不统一,怎么会做成这样?”
供应商就坐在座位上,把电池的电路板往地上一摔:
“你看没有爆炸吧?我觉得这就很好了。”
你小米有电池用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后来无论这个负责人怎么央求,都被永远地清除出了小米的供应商名单。
为了跟几百个供应商催货,颜克胜每天打8个小时以上的电话,直打到耳鸣眼花。
就这样,小米艰难迎来产能爬坡阶段。从一天生产500,到生产1000。
然后泰国来了一场洪水,手机上几个MOS管(金氧半场效晶体管)和来电显示彩灯又断货了,小米不得不停售手机几天。
小米社区上开始出现铺天盖地的骂声。
负责电商的黎万强压力山,一天工作到凌晨两点后,把车停在路边发呆。
最后,直到泰国洪水过去,电池也被工程师一个一个手工装配完毕,这场出货危机才算渐渐平息。
2011年10月,小米宣布手机销量超过300万。
2012年8月23日,50万小米手机1S正式开售。售罄用时——4分15秒。
2012年结束的时候,小米共销售了719万手机,销售额126亿元。
一家不到两年、产品卖了只有一年的创业公司,进入了百亿俱乐。
雷军决定开辟一条新赛道。
02小米的宇宙
在搞定夏普等供应商之后,刘德2012年就退出了供应链管理,除了主抓手机周边产品,没有什么事情做。
小米生态链裁甚至拿他打趣:
“那时候德哥在小米工作完就回家哭。”
雷军知道以后,觉得应该给刘德找点事做。
于是就有了风生水起的小米生态链。
因为同一时期,重线上的小米在布线下零售。
雷军意识到,手机销售的头还是线下,而小米从一开始就是线上电商。
但如果自己开线下店的话,卖什么?总不能只卖手机吧?
如果只做一家纯粹的手机店,几乎无法活下来。因为一般人要一年以上才换一手机,就不会经常进手机店。
这也是OPPO、VIVO等品牌都要发力其他硬件设备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小米早早有了以手机为同心圆圆心,“扩散”出去做硬件产品的想法。
雷军想到的第一个硬件就是充电宝。
雷军对参数有非常明确的要求:10000mAh,只卖69块,是当时同类移动电源价格的1/2到1/3。
雷军让刘德去找一个人,给小米手机第一代做代工的张峰。
当年小米跑断腿,被所有型代工厂拒绝以后,唯一肯冒险接下小米订单的就是张峰和他的英华达。
后来的双赢让张峰也对雷军抱有感恩之情。
看到受雷军委托前来的刘德,张峰二话不说,停掉公司所有业务,把技术资料和设备打包,以最低价卖给夏普,同时了一家新公司——紫米科技,准备开始做移动电源。
张峰唯一拿不准的就是,这东西是不是太简单了,生意会吗?
结果他为了一个铝金属外壳成型,在江浙跑了30个工厂,开了200套模具,都失败了。
因为他发现每次铝材挤压成型后喷上阳极,正表面就会有筋条裸露出来。
“每天晚上都在工厂里蹲守着,等着给工厂负责人做公关。”
最后他在一家叫广东和胜的工厂解决了这个问题,那里的师傅开模水平高,终于做出了一体成型不露筋条的铝合金。
在生产前期,这块电源的成本是77元,如果出货不够就得亏损。
好在订单量不断增加,第一个月出货60万块,第二个月150万块,第三个月300万块。截至2014年12月,紫米移动电源销量达到1000万块。
成本持续降低,最终这款产品是赢利的。
后来很多代工厂找张峰,表示不要加工费也要代工小米移动电源,就是想学一下小米电源究竟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移动电源成功之后,雷军对生态链的布是:
5年之内孵化100个企业,改变100个传统行业。
而刘德和他的团队开始一边做投资人,一边做产品经理。
他们不怎么看商业计划书,而是看团队、看产品的潜力。
他们甚至不做详细估值,一上来就问创业者:
“未来一年,你们在量产之前还需要多少钱,这钱我们出,给我们15%~20%的股份。”
有的生态链项目在办公室谈一个小时就决定了。
很多人家里用的云米、华米、睿米、石头科技、九号机器人……前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谈成的。
第一圈,做手机周边,比如移动电源、耳机;
第二圈,做智能硬件和智能家居,比如空气净化器、空调、电饭煲;
第三圈,做生活耗材,比如毛巾、牙刷等基础生活用品。
就像漫威电影互相串来串去一样,一些生态链企业开始在“小米宇宙”里产生联动。
九号机器人,做平衡车和两轮电动车的一家企业,发展初期要选择电池供应商,小米让他们第一个去找紫米的张峰。
张峰非常方地给出建议:不要让紫米独占九号的全电池业务,他们的关键零件都应该找2-3家供应商。
而紫米能“倾囊传授”的,是紫米对各类电池价格了如指掌,任何外供应商休想给九号报出任何虚高的价格,同时九号可以参照紫米的品控标准去筛选其他靠谱供应商。
张峰后来成为小米生态供应链问题的资深顾问,几乎每个生态链企业遇到供应链问题都会找他帮忙,而紫米也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提供电池产品。
到2015年,小米生态链企业收入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7家,最多的一家销售额达到17.5亿元,而小米在那年又投出了28个项目。
与此同时,方兴未艾的小米之家也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手机之外的新品。
在小米北京总旁边的清河五彩城店,位于地下的小米之家每天吸引了近3000人的客流,为这个7层商场贡献了10%的总营业额。
小米之家官方披露的数据,进店下单的顾客,单人平均成交产品数为2.6个。
根据以往公开数据,世界第一的零售店坪效(年销售额/门店面积)是苹果,合36.7万元/平米,世界第二是蒂芙尼(Tiffany),坪效20万。
而小米之家的坪效是22万元左右。
就当小米在手机、门店、生态链等各个方面取得重进展的时候,一场小米至今11年历史上最的危机正悄然逼近。
2014年12月29日,雷军发出公开信,宣布小米融资11亿美元,估值达到450亿美元。
后来,雷军对这一刻后悔不已。
“所有的人都膨胀了,包括我在内。”
雷军说这次融资是他这个创业老兵从小米创立以来,犯的唯一一次性错误。
它把小米带到了一个万众瞩目也让众人眼红的位置。
而小米其实没有融到足够多的钱,可以放肆地和对手们展开无限对抗。
于是一场从供应链“人祸”发端的“急转直下”,开始了。
03群鸦的盛宴
2014年7月,小米手机4获成功,但是早年间的经典戏码再次上演——缺货。
而这次,可不是泰国发洪水了。
是一家做触控屏的供应商Wintek在突然之间倒闭了。
小米为一手机采购的所有元器件堆在代工厂里,只缺一个触控屏,工厂只能停工。
而小米在很多关键零件上,没有随时可用的“第二供应商。”
小米临时启用另一家供应商欧菲光,但它刚上线的技术没有Wintek成熟。
在发布后的三个月里,小米都面临着产能不足的巨压力。
而2015年,因为高通骁龙810芯片的发热问题,一年一度的旗舰机——小米5,在2015年推迟发布,只能用堆红米机型来凑数。
就在小米5发售以后,依然是严重缺货,而一笔高通订单出现延迟交付。
原因是小米订单停留在高通销售系统里,没有进入排产系统。导致下芯片订单晚了整整一个月。
这看似是一个偶然的问题,但背后是年销售几千万台手机的小米,当时的信息处理能力还停留在一个“作坊”阶段。
每周最重要的订货会上,是供应链、生产、销售三个门的人抱着三台电脑,打开各自的Excel表格进行比照。
而就在被迫放慢脚步的同时,竞争对手正在凶猛地对小米展开“群殴”。
OPPO、VIVO凭着许给经销商的高毛利分成,在下沉市场上开疆拓土;
荣耀在2015年10月,提前完成50亿美元销售目标;
魅族全年销量超过2000万;
乐视的贾跃亭以每台亏损200元的骨折价销售。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小米手机销量出现明显下滑。
而所有这些,跟那道劈在雷军头上的“惊雷”比起来,完全不值一提。
小米5发布之前,三星区高层跟小米供应链团队的郭俊见面,现场演示PPT的时候,双方发生激烈争执,因为供货和成本问题,负责人对三星高管出言不逊,从而导致了巨的冲突。
结果是,三星半导体区高管走出小米后,把整个过程写在电子邮件中。
这封邮件发往三星总所有高管,最终三星决定不再向小米供应产能本就极为有限的AMOLED屏幕。
要知道那个时候,企业几乎造不出多少AMOLED,全球99%的AMOLED面板出自三星。
从此,三星和小米就屏幕的合作就game over了。这是小米以来遭遇的最的供应链危机,小米Note 2这款旗舰机因此整整延迟了近一年。
有消息人士说,雷军去了三星4次登门道歉。
雷军跟对方说:“我们做得不对,这样的态度不能代表小米。”
与此同时,他的内心独白是:“自己怎么把公司管成了这样?!”
最终,三星同意在两年后给小米供货,因为“两年内的产能确实已经排满了。”
而此时在国内,唱衰小米的文章报道已经铺天盖地。
“小米在供应商那里的议价能力正在变弱,加上日益傲慢的态度,让供应商开始避开小米。”
历史上每一家手机厂商,只要开始下滑,就会加速下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诺基亚和HTC,他们从巅峰走向崩盘只用了3年左右。
因为这里有一个“死亡螺旋”,你的手机业绩下滑,产品表现不好,供应商就对你失去信息,然后不会再跟你深度绑定,支持你研发先进的工艺,不再提供足够的零件,排产能也不会优先供给你。
一些渠道商开始担心小米,跟小米签了3000万手机包销协议的移动密切关注小米,而另一边,刘强东也亲自过问小米的情况。
在2016年5月的高管例会上,发生了小米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面对面的激烈争吵。
小米5销售不好,手机负责人和市场负责人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吵了起来。
雷军创立小米5年来,第一次没能把例会开完。
走出房间的那一瞬间,他知道,他要做一个决定了。
经过三天三夜的闭关思考和内讨论,雷军最终决定:撤掉手机负责人,自己上。
2016年5月17日,雷军开始负责小米的手机业务。
在一次内会上,雷军说:
“从今天开始,手机的第二次创业开始了,过去的成绩都已经过去了,过去的错误也不用再提,我们今天重新开始。”
通过跟200多个员工一对一的深入交流,和跟供应商的密集交谈,雷军发现了很多问题。
有些问题甚至幼稚到不可思议。
就拿一颗螺丝钉来说,有一家供应商给小米的报价是其他厂商的5倍。
雷军问:“咱都合作六七年了,你的东西凭啥这么贵?”
对方骄傲地介绍:“你看,我们的螺丝钉有两优势,第一,它的扭矩是苹果标准的两倍,质量好。”
“第二,在每个螺丝钉上,我们都刻着一个小米的MI字LOGO,精益求精。”
雷军:“那苹果现在还用你们吗?”
供应商:“我们的东西好到苹果也用不起了。”
雷军哭笑不得。
而在跟采购交流时发现,家都认为螺丝钉是小件,不过是几块钱,没必要抠得太细。雷军非常惊讶。
而且直到2016年雷军才发现,由于之前手机内“各自为政”,导致小米螺丝钉没有标准件,每一个手机型号用独有的一套螺丝钉,没有统一规划。
再比如随机附赠的打开SIM卡槽的卡针,三星的采购价是3角钱,普通机型一角五分——而小米是2.2元的“天价”。
到后来,雷军发现供应链问题之密集需要海量时间来解决。他的时间不够了。
刘德说:你干脆让张峰来干这事儿得了。
于是刘德再次去找赵峰。
2016年8月28日,张峰对雷军说:
“给我三天时间,我去和股东们交代一下,选一个新的CEO,三天之后,9月1日早上9点,我准时去小米报到。”
从那之后,张峰担起了与供应商深度沟通的担子。
张峰上任后,小米供应链得到不小改观。
一个直观数据是,2016年1月至8月,新浪微博上骂“小米耍猴”的微博有40页;
而2017年同期,同样关键字的微博只有15页,比一年前少了62%。
小米也终于有了自己的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
比如一场台风10天后要在广东登陆,供应链系统会自动提示这个区域有多少家供应商可能会受到影响。
有了预警,采购方就可以提前调配生产线,做好物流准备。
与此同时,雷军带领手机的工程师们打破专业壁垒,互相沟通各种学和培训也火热地开展起来,小米还进行了量的拆机分析和组装培训。
以前只做一个模块(比如射频天线)的工程师们迅速了解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全貌和技术现状,对新技术的分析和团队头脑风暴每天都在火热地进行。
2016年冬天,小米历史上最难熬的一个季度,按全年市场份额估算,小米已经妥妥跌出全球前五。
10月25号,雷军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北体育馆,准备发布新产品小米Note 2,还请来了梁朝伟站台。
在发布会前,黎万强特意隐藏了一款重磅产品,除了公司内的一个小团队外,分人对此一无所知。
小米Note 2发布会持续了50分钟,就在家以为这场发布会接近尾声时,出乎观众意料的一幕发生了。
雷军告诉家,今天还有一款手机要发布,一款来自未来世界的产品——小米MIX全面屏手机。
点击播放 GIF 0.0M
这就是2014年雷军拍板决定要做的,那款不计代价、不以商业目的为驱动、让所有的创新精神能够发挥到极致的产品。
小米MIX将市场上70%多的屏占比提高到90%以上,而苹果和三星的全面屏产品,都要比MIX晚了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有人说:“那个曾经遇佛杀佛、一心只追求技术的小米,回来了。”
发布会结束后,雷军跟工程师们开了一瓶酒。
雷军举起酒杯,感慨地说:“我们祖坟冒青烟了,终于把它做出来了。”
小米MIX的发布给当时缠身的小米带来了很多:那种对士气的提振,对供应商发出的积极信号,为发烧而生的熟悉感,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小米焕发出的光芒,看到了创新的意义。
移动的一个负责人告诉小米高管:
“在你们最困难的时候,居然出了小米MIX,这款产品对你们的销量没有任何帮助,这不是一家已经泄气的公司会做的事。”
2017年4月,小米发布了年度旗舰小米6,后来被称为是毫无短板的“水桶机”,导致一些米粉在很长时间里都没再有换机需求,小米6被戏称为“手机界的钉子户”。
同月,雷军约小米其他6位创始人一起重走他们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办公地点。
在接下来的会议上,雷军给几位创始人发了一些预算表格让家填写。
当他把表格汇总之后重新发给家时,几个人低头一看,发现了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数字——1000亿元。
这是2017年小米集团的预估总营收。
而这是雷军精心设计的一个“桥段”。
他希望用这个独特的方式告诉家:在经历了一年多的重挫以后,小米重新回到了高速成长的轨道上来。
2017年,小米一共销售了9141万手机,总收入为1146亿元,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22.15亿元,同比增长222.7%。
小米终于回归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5名的阵营。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之后还能成功逆转。”
后来人们在这句话后面又加了半句:“除了小米。”
2018年,小米营收没有超过格力,雷军输掉了跟董明珠的10亿赌约。
但那对雷军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转过年来的2019,小米营收就超过了格力,同时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从一家创业公司走到500强,小米只用了9年。
然而对手机产业来说,小米最的意义并不止于此。
尾声
2017年,小米“用5年时间投资100家生态链企业,影响100个传统行业”的目标提前达成。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国产手机供应链不断优化自己的制造能力,逐渐完成了对日韩企业的反超。
郭峰,一个2011年加入小米手机的工程师,以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到日本谈判,因为当时的手机不管是采购屏幕还是相机模组,都依赖日本厂商。
而到2019年,小米在南宁供应商时,郭峰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去日本了——满场都是供应链公司。
在屏幕上,出现了以京东方、维信诺、深圳天马、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天王企业。
而在相机模组上,的欧菲光、舜宇等公司也已全面崛起。
这一次最新发布的高端旗舰小米MIX 4,采用的不是三星的屏幕,而是华星光电。
而一家叫乐鑫科技的公司,原本只做出口生意,在国内毫无市场,结果成了小米的物联网(IoT)芯片供应商以后,让小米的IoT模组成本年年下降,也因为小米生态链的背书,国内来求合作的厂商络绎不绝。
2018年9月,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正式,雷军选定了核心领域:先进制造、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和无人工厂。
这当中又细分出显示、触控、摄像、材料、基带、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赛道。
光是做芯片设计的企业,小米就投了十几家。
而整个半导体和智能制造,小米已经投了70多家。
从投资节奏上看,从2019年开始,小米平均每个月会宣布一项投资,而2020年前两个月,小米已经宣布了10项投资。
雷军自创业起,就发过一个宏愿:
想扭转外国人对商品都是廉价、劣质商品的印象。
今天我们看日本企业的崛起、德国工厂的强盛,这些的制造业都经历过价格便宜、质量不好的阶段。
但是20世纪以来,日德通过打造数个品牌,彻底改变了全世界对该国制造业的印象,这背后是一个的企业家精神和强的执行力。
小米在试图用千亿级别的智能终端设备升级,带动整个上游产业链的制造升级。
而小米的故事告诉我们,这里升级的每一步,没有所谓的华丽转身,都是无数产业人士在数码科技的一亩三分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点点耕耘出来的结果。
就像雷军说的那样:
“小米创业 11年来,我担心过失败,担心过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也担心过体力和精力,但每当遭遇巨危机和挑战,我都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
“我不是天才,也不是什么劳模,更不是什么战神,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追求梦想,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