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威割草机器人
九号公司旗下的服务机器人事业发布了之后的首款产品:赛格威割草机器人(英文名:Segway Navimow),在资本市场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头企业以显著优势亮剑,共有H500E、H800E、H1500E 、H3000E四款机型,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目光。政策加力、融资加码,平均售价在1199欧元到2499欧元不等。
九号公司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总经理任冠佼在价格公布阶段给出的全都是以欧元为单位,龙头企业加速崛起近几年来,并且新品归属于赛格威品牌。结合这些信息,在政策、市场需求和经费的力支持下,很容易推断,备受瞩目的【智能芯片】迎来黄金发展机遇,这次的割草机器人的目标市场在海外。
为什么家用机器人事业会选择从割草机器人这个品类起步?
潜力巨,并成为重要的未来产业。尤其是2021年,割草机也需要“智能化”
“当时我们在寻找潜在的机会,发改委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扫地机器人是看上去是不错的方向,前瞻筹划未来产业。从领域上,但是这个类目竞争对手多,重点聚焦LN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竞争激烈,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趋向红海,”九号公司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总经理任冠佼博士表示,”而我们倾向找一个有前景和增⻓动力的行业。”
九号公司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总经理任冠佼
任冠佼口中的“蓝海市场”不是扫地机器人,而是与扫地机器人有共通点,而又不完全相似的割草机器人品类。
当前割草机器人的发展状态与扫地扫地机器人初期的情况可以说是高度相似: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割草机器人和早期的扫地机器人一样,都是通过长时间随机切割实现对整个花园割草的覆盖。
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户需要在花园周围署一圈边界线,就好像室内的围墙一样,割草机器人遇到这个实体的边界线才会转向。整个署的过程耗时要3-4个小时。
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品类割草机每年卖出1150万台左右,全球每年在260亿左右。“根据我们拿到的数据统计,在2018年的时候,割草机器人卖出了65万台,”任冠佼补充道,“虽然占的比例不多,但市场增⻓率超过20%,而且由于客单价比较高,这个销售额已经到10亿美金。”
这让九号公司动了心——推出的首款割草机器人。与其他需要预埋线的割草机器人不同的是,赛格威割草机器人无需预埋线。
它采用了九号机器人研发的ELFS(Exact Fusion Locating System)融合定位系统。这项技术的核心原理就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的卫星信号,通过RTK(实时差分定位)技术实现厘米级的精准户外定位。
结合机器内的其他多种传感器提供的信息,诸如惯性导航,里程计,地磁信息以及差分气压计等,既能保证精准度,又能保证面对任何状况的稳定运行。
赛格威割草机器人不仅是解决了需要预埋线的问题——它工作时候的噪音仅有58分贝,与电动牙刷相当,并且由于由于赛格威智能割草机器人采用的是高频精割,每天都会自动执行一遍割草任务,从而确保草坪始终处于一个固定高度。
至于切割下来的草屑也无需用户动手清理,细碎的草屑可以直接留做草坪的肥料。因此赛格威智能割草机器人不需要有收集草屑的储存袋,从而减少了产品清洁方面的工作量。
此外,在机器检测到被抬起、倾斜、或者有人或宠物触摸/靠近刀片位置时,刀片会停止旋转,从而确保用户安全。
“赛格威”品牌撬开海外市场,割草机器人将会是“拳头产品”
“从数据上来看,当前全球约有2.5亿个私人花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其中西欧、北欧、英国合计拥有8000多万个,北美地区仅美国就有1亿个,”当问及到为什么会以“赛格威”品牌发布割草机之时,任冠佼如此回答道,“而赛格威品牌在全球市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对于产品在全球市场的打开,会更加容易。”
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
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也表示,以“赛格威”这一品牌,让割草机器人面向全球用户发布,也是出于这一品牌“专业、科技”的品牌调性,以及其设计和性能都“溢出”的消费者认知。
高禄峰还透露出一个消息,期将会从AI及机器人研究院抽调分精兵强将,和现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事业一起,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来发展这块业务。
对于九号公司而言,赛格威割草机器人已经花费了量的资源打造,而在发布会上高禄峰也表示将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研发人员,这将会是他们服务机器人重点发展方向。
过去二十年国内的电子产品在全球出海,积累了一整套产业链;研发能力上,国内企业也丝毫不逊色。将目标市场定在海外,利用的技术、的工程师、的制造业、的产品,放眼全球也不失为企业逃离“行业内卷”的一条不错的路子。
当然,对于一家硬件企业而言,一定不是技术强就能做的好,也不是因为销售好就能做的好,它考验的是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尤其是主打海外市场的产品。
赛格威割草机器人的诞生,既有九号公司开拓“新蓝海”寻求业务增量的需求,又有家电服务机器人事业想要利用“赛格威”品牌在海外市场市场影响力,进行内创业的打算。
如果赛格威割草机器人能够在海外市场获得不错的反响,这将会成为由代工制造转变为设计生产的成功典型,也会激励更多的硬件企业由出口制造能力,向出口拥有核心技术产品的方向转型。(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唐植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