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一轮的产业带来的不但是社会产业结构、国际竞争格的变化,也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尤其对于新一代的青少年来说,无论未来身处哪个行业,人工智能都将成为他们走向未来的必修课。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如何在传统的中小学教育领域开展也成了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近日,我们就这个话题采访了《人工智能与创客》的作者谢凯年博士。
记者:谢博士,看到您新出的这本《人工智能与创客》,作为青少年科技类教材,您认为衡量这类教材的标准是什么?
谢博士:简单来讲,两个标准。一是,学生喜不喜欢?第二,其中的内容是不是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新学科,与之相关的教材必须得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这里的未来发展方向,不但指技术方面,还指教育本身的发展方向。
因此我编写这本书的出发点,便是从教育方向和技术趋势这两未来发展趋势推导出来现在的孩子需要做什么。它必须是符合这两方向的一个解决方案。不但如此,教材的内容还是要经过实践验证过的。
记者:您提到内容需要“验证”,怎样算验证呢?
谢博士:这个验证的过程是最具挑战的分。因为技术和教育的结合是非常困难的,好的技术老师要自己得懂,还得会教,学生要喜欢,还得容易上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但会人工智能还要懂教育的人,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没有什么现成可借鉴的东西。必须摸索,摸着石头过河。
验证的过程就是测试的过程,什么东西孩子喜欢?什么东西孩子听得懂?同样的东西,要用各种方法去测试,让学生既听得懂还喜欢。
这两本书其实就是一种探索,我们验证了三年,得到了一手数据和经验反馈。目前看来,这些经验反馈总体是成功的,当然也会有些经验教训,我们及时做了调整。到现在为止,不敢说我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我可以自豪地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并且它开始了。
记者:为什么叫书名叫《人工智能与创客》
谢博士:在现在这个历史时期要出一本人工智能教材,当然一定是要能反映现在这5~10年的最新的一些成果。最近5-10年的人工智能的特点是有了深度学。
而创客的定义是,
。培养创客也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根据这个目标,这个课程体系分成了两分,一分是讲人工智能如何使用,另外一分就是讲如何做出创新的东西来。且这个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可以动、有智能的。网上设计、3D打印、激光切割等数字化设备的应用,这样可以把他电脑中的创意变成现实的作品。
而是通过小学生他能够自己做出作品,且这些作品能够应用到人工智能以及深度学最新成果,完成他们以前做不到的功能。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一本面向于中小学生教材就成功了。
首先学生能够动手做出作品来,同时他能运用到深度学的成果,而不是说直接去会设计一个深度学的东西,能够应用到成果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