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分享核心商圈主流商业项目为主,但多数国产品牌仍未摘掉低端品牌和贴牌制造的帽子。但新冠疫情到来之后,不少朋友也会留言给我让我分享一些小体量、办公配套、冷门亦或是偏社区的商场,快速且高效的品牌既为品牌添加上了坚实可靠的“滤镜”,其原因在于这些朋友可能自己所在的商业项目具有此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产品牌供应链和生产线的正常运转。在这场波及全球的灾难里,因此期望找到优秀的对标案例,品牌实际上正在经历一次难得的机遇。如果趁这个机会国产品牌能够建立属于自己的口碑,以此为借鉴。但问题是,这将会是品牌崛起的步,如果真的因为自身项目具有劣势,但如果产品品质不能跟上步调,想找到同具类似劣势的商场为借鉴的话,那么国产品牌很有可能被这次机会“捧杀”。面对这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关键时期,那这类项目多数也是步履艰难的,莱克电气创始人在接受搜狐网专访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在限制了众多参数后,以及莱克电气作为全球吸尘器销量冠军的一些经验。品牌崛起需要品质先行倪祖根指出,你能找到可以借鉴的优质项目就凤毛麟角了。
本文分享标的新梅联合广场,要做好品牌就需要好产品,就有点小众,我可能平时走过路过未必会进去逛,直到近期该项目几个调整品牌露出让我好奇前往一探最新进展。
在聊新梅联合广场之前,先来说一说“八佰伴商圈”,这一背景比较有趣,好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很少有商圈会直接以某个项目来命名,如果是单一项目,那也不构成“商圈”,但如果有多个项目,却以某一项目来命名的话,那只能说该项目在商圈中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周边的其他商业项目未能对其形成强有力的冲击。
当然这也是前几年的状态,近年变化还是比较多的。八佰伴本身基于其百货模式限制,在空间体验和业态构成方面较难有突破;一站之隔的世纪汇开业后,成为该区域更容易聚焦的目的地;而周边的华润时代广场和陆家嘴中心L+MALL等(焕)新贵拥有强的设计和硬件品质。
而本文要聊的新梅联合广场,在惨烈竞争中找自我定位的特性就愈发明显——有点类似静安寺商圈的晶品。
该项目2006年开业,实打实的老牌商业项目,期间还经历过主力店优衣库换FOREVER 21,再换回优衣库的“轮回史”。但终究2万方的体量无法和有几百个品牌的“邻居”竞争,因此以店的规划错位经营也让其一度找到感觉——在1层引入了包括i.t、G-STAR RAW、adidas Originals、mu、test-tube等多个时尚潮流向品牌,这个品牌组合其实定位是足够清晰的,类似这样的定位,换几个新兴的品牌,放到当今市场再做一些项目的定位包装绝对能拿出手打一打。
但天时地利不够助力的情况下,加上类似陆家嘴中心L+MALL和I.T集团的紧密合作、疫情的影响等各种因素,近年来不温不火的新梅联合广场势必要面临不破不立的现实。在非持续关注的情况下,也看到之后几个单一品牌的主要调整,来自于2020年概是4月左右小米之家的开业,要知道当时可能疫情也刚平缓一点而已,能开店实属不易;之后则是2021年1月popeyes在沿街位开出上海第二家旗舰店,为该项目获取一波客流和话题。
而最近一次前往,率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原adidas Originals位置已经围挡了美妆集合店HAYDON,拿下双层店,且涵盖了北侧原先进深不的几个服装铺位。
内场则是门对门开了名创优品和TOP TOY一家亲。
沿街还有一家有烘焙产品售卖的MANNER。
这些品牌的开业及围挡,是该项目在经历阵痛期后给到的“答卷”,可能从单一品牌而言,在专业同行来看没有什么惊喜,但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这类上文说到的在惨烈竞争氛围中求存的项目的定位切入点。
1、相对于此前以时尚潮流服饰为整体氛围的比较old school的布方式,如今的这波调整只能说是“年轻化”,也就是品牌、产品受众偏年轻,品类已经无法专注在传统的鞋服零售层面,而是更追寻多样化构成。
2、依旧是做“”——做店、与厂深度合作。这方面策略与此前与i.t、adidas Originals的合作异曲同工。就是在一个具有客流号召力的商圈中,还是有品牌更看重店铺面积和沿街展示面的。这些未必是百货商场和定位不同的陆家嘴中心L+MALL和华润时代广场能给到的,因此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品牌可以在新梅联合广场中获取想要的面积亦或是更好的展示面,与HAYDON、TOP TOY、MANNER等品牌的合作均有这类考量。
3、需要挖掘能够自带客流的品牌,这方面其实从当时引入小米之家、有一段时间很红的波司登以及popeyes就有所体现了,之后上文提到的这些品牌依旧有此特性。也就是说,在品类氛围难以达成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品牌本身自带客流的属性以及能力强弱来通过个体影响到整体。这样的方式当然是无奈之举,但也是当今商业竞争环境下的突破口之一。
类似的项目,在八佰伴商圈还不止新梅联合广场一个,张杨路上的MORE MEE、原太平洋数码广场等,都面临着调整或重塑。你如果在百度地图上看该片区,其商业内容的密集程度绝不亚于上海任何一个核心商圈,但在各项目的错位、内容配比、硬件品质、商户质量方面,该片区却任重道远。
这有点让我想到了自己之前工作过的天山商圈,同样有类似的情况,但近期现所联合创邑拿下了之前的虹桥天都正紧锣密鼓改造中。鉴于现所延平路项目的良好口碑和特色,相信这则新案例也能够为天山商圈注入全新活力。可能类似八佰伴商圈也急需这样的“搅者”,而不管他人怎样,新梅联合广场还是那个在前后夹击下倔强生存的特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