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徐公子,河南普降暴雨、暴雨,富豪第一桶金。
01
在还没创业前,特暴雨。受暴雨影响,周源是一位毕业于成都理工学1999级计算机系的技术男。
和理想汽车CEO李想,河南多地出现内涝、洪水,美团CEO王兴,街边车辆被卷走,创办企业上市故事一样,灾情牵动全国的视线。此次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中地区,周源也是在很早时候,郑州、焦作、新乡、洛阳、南阳、平顶山、济源、安阳、鹤壁、许昌地区出现特暴雨,接触计算机,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并爱上计算机的。
1980年,个别水库溃坝,周源出生在贵州贵阳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造成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IT之家了解到,周源的父亲是记者,截至目前,母亲是教师。上学时,周源擅长理科,对各种模型爱不释手。
初中时,周源就接触到了计算机,是父亲用来写稿的一台386电脑,这为周源打开了新世界的门,也为这位CEO后来创办互联网企业,种下了种子。
周源读高中的时代,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他和周围不少同学,对学计算机产生兴趣,虽然周源当时对于学计算机意味着什么,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概念,但总体觉得这个行业很新兴,以后应该会有前途。
就这样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看到校方招生资料,被成都理工学漂亮的图书馆和水上湖吸引,去了成都理工学,学计算机专业。
上学的周源,很快适应了新的学生活,并与舍友和同学相处融洽,吸引他报考成都理工学的水上图书馆,成了周源课余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他自由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阅读各种各样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早在一下学期,周源就和上铺的哥们讨论过学生创业的事情。当时网易刚刚在纳斯达克上市,丁磊是CEO。而丁磊是电子科毕业的,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距离成理很近,因此周源和他的同学也很受鼓舞,畅想过各种未来的可能性。
当时他们讨论的话题是:既然做计算机的能上市,那我们毕业了是加入一家IT公司还是自己干?当时周源就肯定地说:当然是自己干。
二的时候,周源在《程序员》杂志读了一篇文章《去美国,挣美元!》,讲的是在2000年前后,有一位叫周奕的程序员,编写了一个叫 MP3 CD Maker的软件,把MP3 文件刻录到光盘上,用该软件可以还原成为音乐 CD,一个月可以获得几万美元的报酬。
读完这篇文章,周源发现写代码和设计产品可以成为很酷的理想。当时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在攒钱买电脑,但普遍都是用来打星际争霸和看乱七八糟的视频。计算机系机房的网络出口只有 512 Kb,他用 NetAnts 折腾了一个星期下载了最新的 MSDN Library。
结果这个举动让周源认识了几个编程高手,一起组建了计算机服务,一方面专门为计算机系编写系主页,另一方面张贴广告,为全校学生提供电脑采购和组装业务。他们用 15 天时间发布了计算机系的主页,之后还卖出了 14 台电脑。
多年后,周源回忆,创业种子当时在读学就埋下了。
2004年,正在读软件工程研究生的周源在上海一家加拿的研发中心工作,他在其中负责一个数据库各种接口的。8个月后,产品发布了,但一个用户也没有。“做出来的产品给谁用?能提供什么样的价值?”,一直以来对计算机、对编程、对技术都很感兴趣并且认为自己以后毫无疑问肯定会做程序员的周源突然疑惑了,他因为这样的结果而感到有些苦闷。
2005年春节,在学时就喜欢读书的周源在报刊亭翻阅《IT经理世界》杂志,一篇报道预言了几个会带来颠覆性的商业变革和巨的商业机会的新技术。周源深深被这篇文章吸引,“在发现离最初想象的世界越来越远的时候,这篇文章又给了周源一个拉近距离的机会。”
周源应聘到这家杂志社工作,在做记者的三年里,周源过着非常忙碌的生活。他参加了CIO TOP50评选面访环节,一个月分时间都在出差,需要在4个城市来回奔波。他总是带着一个中型的拖包,放几件衣服,背包里放电脑、录音笔等。某个瞬间,周源突然觉得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背包——你只能放最重要的东西。
这样的日子久了,周源发现做一名记者并不是自己内心的真正归宿。他报道过不少具有影响力的人和事,但是,自己却不是那个让事情发生的人。周源说“你没有机会去验证自己所做的那些分析和判断,写完这篇文章,你就得转向下一件事,笔下的世界却不是自己的世界。”
2007年1月9日,乔布斯发布了iPhone。周源托人从美国带回来6iPhone,其中5由他破解限制后转手给了同事。他一遍一遍把破解完成的iPhone交给对方,向他们演示用两个手指放缩小照片,用Safari浏览网页,速度真是快得令人惊叹。这时候,他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将要改变了。
2007年冬天,周源加入了一个极客俱乐。当时在《环球企业家》做总编助理的张亮,发起了一个群体博客Apple4us.com。周源萌生了一个想,如果能让Apple4us创作者规模扩千倍、万倍,那一定是一种新的互联网产品。
周源立马找到张亮,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做知乎。曾经Meta搜索的几个兄弟,也决定再回来跟着周源。
第二天晚上,两人就带着手写的三页“商业计划书”去见了李开复和汪华,并在不久后拿到了创新工场的天使投资。
据创新工场创始人、管理合伙人汪华回忆,在初次与知乎团队接触时,虽然有点担心周源的“文艺青年”气质。但在2010年左右,那个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年代,知乎提出的优质内容平台概念,依旧得到了李开复的肯定。
“很符合我们的机构气质,所以很快决定投资天使轮,后来连续投了5轮。”
2010年12月,知乎开始第一批用户邀请。当时还没有系统自动发送的功能,他们通过手机和邮箱通讯录的检索,手动给每个好友发送邀请邮件。第一个月来的用户还不到200个。
刚开始,知乎里的主要群体是创业者、工程师和互联网从业者,知乎团队没有精心去做运营,但留存率奇高,达到96%。
在知乎早期的用户中,还包括了李开复、王小川、雷军、马化腾等众多佬。
李开复早年就在知乎上发了很多帖子,他回忆道:“刚开始我还写一类是跟科技相关的,还有跟创业相关的,有时还写写美食、游戏等,评价一些热点。但后来没多久,我就发现在知乎上写东西越来越难了,因为他们不断地吸引来各方面的高手,除了我的专业领域外写什么可能都会有比我懂更多的人,都比我厉害100倍,就再也不敢多写了。看到知乎已经进入状况了,整体的的内容质量、社区文化都在形成。我就这么成为了一枚知乎粉丝。”
知乎的邀请制一直持续了两年多时间,2012年底,知乎已经拥有40万用户。于是2013年,知乎向全网,由围绕优秀创作者构建的小型知识社区,转变为各行业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中型知识社区。
不到一年时间里,知乎用户数量翻了10倍。
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平均月活跃用户达到7570万,这些用户平均每月产生近7亿次互动。
周源的知乎页面截图
02
知乎内容主要包括UGC及PUGC,有问答、文章、专栏、视频、直播、想法及圈子,包含丰富的知识、经验及见解。知乎以自身的“问答平台”为豪,在十余年的发展中,用户和内容创作者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参与,稳步积累值得信赖的内容。
根据CIC的调查,就2020年平均移动月活用户和收入而言,知乎是最的问答式在线社区,也是前综合在线内容社区之一。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知乎累计拥有4310万内容创作者,已贡献3.53亿条内容,其中包括3.15亿个问答。
高质量内容使得知乎以低成本迅速扩展用户群体,同时保持较高的用户参与度和忠诚度。2020年第四季度平均月活用户数达7570万,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33%。
受益于不断扩的用户群和较高的用户参与度,知乎付费会员规模进一步提升。平均每月付费会员数从2019年的60万增长到2020年的240万。2020年第四季度付费比例为4%,较2019年第四季度的1.8%增长122%。2020年四季度日活跃用户平均每天打开知乎应用程序6.2次。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知乎用户日均搜索量为2570万次,较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了38.2%,在寻找信息作出决策或寻找答案方面,知乎成为所有在线内容社区的首选。
独特的内容生态系统和社区氛围,形成了知乎极具辨识度的社区文化和,也使得知乎成为最值得信赖、并被广泛视为提供最优质内容的在线内容社区。
03
知乎已经在十年期间完成了 8 次融资。
其中,知乎的第一笔融资来自创新工场。当时,李开复和创新工场的管理合伙人汪华已经是知乎的忠实用户,有了这样的基础,融资过程十分顺利。
2011年,知乎获得了来自创新工场的天使轮投资。如今,这笔投资的回报高达600倍,此后创新工场一直持续加码,连续五轮投资知乎,整体回报达数十倍。作为知乎最早、投资最多轮的投资机构,创新工场对于知乎发展有长期的信念。
而当年与创新工场的接触,为周源带来了资金、资源、好友与战友。自此,知乎开启飞速的融资之路。
2011年11月,一年的知乎用户还不到10万,启明创投就义无反顾地入。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向投资界回忆:“当时,知乎是一个新的互联网产品形态,把人、话题和回答有机整合,当时海外也有对标产品Quora,我们对比发现知乎在早期的增长比Quora还要快,并且在一些重要的产品维度上,比如话题活跃度方面,知乎还要更胜一筹。”
随后,2014年5月启明创投再度加码B轮,赛富投资也一同加入,共投资了2200万美元。从2011年起的7年间,启明创投在知乎的A轮、B轮、C轮、D、D1轮融资中持续投资,IPO后持股比例为9.72%。
2016年,今日资本领投知乎1亿美元D轮融资,所有老股东继续跟投。当中有一段小插曲:“投资基本在当天就谈定,一周之内就签订了SPA,很多机构也在本轮给知乎TS,但因为徐新速度实在太快,其他家还在考虑用哪家财务顾问帮忙融资的时候,双方就已经close了。”有知情人士分享细节。
事后,周源也在员工信中透露,这轮融资速度非常之快,“还没来得及写PPT就谈定了,钱到账的速度也很快。”彼时,知乎已经成为互联网圈一个炙手可热的现象级公司。
据招股书,知乎的股权结构方面,第一股东为知乎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源,占股8.2%,拥有46.6%的投票权;第股东是创新工场,占股13.1%,拥有7.6%的投票权;第股东是腾讯,占股12.3%,拥有7.1%的投票权。
知乎的多轮投资者,为知乎十年来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技术、管理上的各种支持,并持续保持着对知乎发展的关注。本次知乎上市前的基石轮私募配售中,阿里巴巴、京东、腾讯、Lilith Games 就合计认购2.5亿美元等值股份。
最近一轮融资是 2019 年 8 月由快手领投 , 百度跟投的 4.34 亿美元 F轮融资。当时有声音提到,经过 F轮融资后知乎的估值已经达到35亿美元。
梳理知乎近年发展发现,如果将 2016 年上线广告视为知乎商业化的起点,到 2018 年推出付费内容,紧接着 2019 年 上线盐选会员付费计划,再到 2020 年公布内容商务解决方案,可以说,知乎的商业化变现模式循序渐进。
虽然在这五年期间花样迭出,但实际上,知乎的商业模式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突破,依然是采用传统互联网屡见不鲜的“广告 + 会员变现”模式。截至目前,知乎的收入来源主要是线上广告、付费会员、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以及其他服务 (在线教育、电商) 等。
在这其中,知乎对于在线广告业务的依赖性较高,广告仍占据知乎收入的主要分。按营收贡献来看,2019 年和 2020 年,广告收入占知乎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 86.1% 和 62.4%。如何看待知乎的商业化发展模式?为何知乎受资本热捧,但知识服务尚未创造出明显的规模效益?
互联网观察师丁道师对此表示,“通常情况下,互联网内容平台主要有四种盈利模式,即广告、游戏、电商和内容付费,知乎目前只在广告和内容付费上涉足较多。至于知乎为何商业化表现平平,主要还是其对于商业化的考虑和重视程度不够,并且由于平台定位为知识分享社区,因此有一定的‘偶像包袱’,发力商业化稍显碍手碍脚。”
TMT行业观察者、时评人张书乐补充指出,“严格来说,无论是微博还是头条,以及知乎在内的互联网内容平台,在商业模式上本身并没有太区别,其商业化本身无可厚非。知乎短期想要改变这种模式,也不太符合其节奏和调性。另外,知乎选择的是小步慢走的试错方式,一方面跟风热门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也在形成原创的模式,通过摸索和体验满足去达成多数常项。”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